18 岁以下禁用 APP:为何要对未成年人做出如此限制
在当今数字化时代,手机 APP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规定,明确要求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某些 APP。这一限制举措引发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,为何要对未成年人做出如此严格的限制呢?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。
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,这一限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许多 APP 中存在着大量不适宜未成年人接触的内容,比如暴力、血腥、、不良价值观等。这些内容可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认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,导致他们过早地接触到成人世界的复杂和不良因素,进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,如焦虑、抑郁、沉迷网络等。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,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,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,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。通过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某些可能存在风险的 APP,能够有效地减少他们接触到不良内容的机会,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、纯净的成长环境,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过度使用 APP 也会对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。如今,许多 APP 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吸引力,未成年人很容易沉迷其中,从而分散学习注意力,影响学业成绩。尤其是一些社交类 APP,可能会让未成年人过度关注虚拟世界的人际关系,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社交技能的培养。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还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视力下降、颈椎问题等身体健康方面的隐患。限制未成年人使用 APP,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,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、体育锻炼、兴趣爱好培养等更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活动中,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从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和安全的角度考虑,这一限制也是必要的。一些 APP 可能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,未成年人在使用过程中不经意间就可能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,如姓名、年龄、家庭住址、联系方式等。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,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,如诈骗、跟踪、骚扰等。一些不良 APP 可能还会通过诱导未成年人进行消费、参与违法活动等方式谋取利益,损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。通过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某些存在隐私安全隐患的 APP,能够有效地降低他们遭遇风险的概率,保障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。
我们也不能忽视未成年人在数字化时代对 APP 的合理需求。虽然限制了一些 APP 的使用,但我们应该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科技产品,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。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,向未成年人传授正确使用 APP 的方法和技巧,帮助他们识别不良信息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也应该鼓励开发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、有益的 APP,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、娱乐资源,满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。
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时,应该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,做到科学合理、适度可行。政府部门、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,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数字化环境。
参考文献:
[1] 王娟.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[D]. 山东大学, 2018.
[2] 李静.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干预策略[J]. 教育现代化, 2019(12):282-284.
[3] 张磊. 青少年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干预措施[J]. 教育科学论坛, 2019(30):72-75.
[4] 陈丽. 数字时代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思考[J]. 法制与社会, 2020(11):215-216.
[5] 刘毅.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思考[J]. 中国电化教育, 2020(05):70-75.